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

浙江大学项目

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http://xieben.cadal.edu.cn/)是由浙江大学主导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数字资源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中国丰富的写本文献遗产,并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支持。该资源库于2022年6月21日正式上线,是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及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资助。

资源库的建设背景与目标
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始于浙江大学图书馆与敦煌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其目标是实现写本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全覆盖,成为世界著名的写本文献数字化资源中心。该项目依托CADAL的技术积累和敦煌学研究中心的文献基础,通过多单位合作,整合全球范围内的写本文献资源,为学术研究提供便捷的工具和平台。

资源库的内容与分类
该资源库包含多种类型的写本文献,如敦煌文献、地方文书、宗教写本、明清档案、民间宗教写本和戏曲小说写本等。这些文献涵盖了从魏晋六朝至清代的不同时期,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具体分类如下:

  1. 敦煌文献:包括敦煌遗书、吐鲁番文献等,是资源库的重点内容之一。

  2. 地方文书:记录了宋至民国时期的地方行政事务。

  3. 宗教写本:包括佛教、道教等宗教文献。

  4. 明清档案:明清时期的官方档案。

  5. 民间宗教写本:如民间教派的经典文献。

  6. 戏曲小说写本:如元杂剧、明清小说的手抄本。

目前,资源库已上传近4万条写本文献数据和20余万幅图片,用户可以免费浏览这些资源。

技术功能与创新点
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用户体验和学术价值:

  1. 多来源数据展示与关联缀合:用户可以比较不同来源的图像,并通过关联专题和群组专题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例如,“关联专题”可以将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展示,而“群组专题”则用于揭示同一家族文书之间的组合关系。

  2. 开放众包功能: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的标引和整理,提升资源库的共建共享能力。

  3. 基于资源空间的学术社区:通过引入GIS系统、通用知识库等工具,将资源空间与学习研究环境融合,促进学习与研究发现。

访问方式与使用便捷性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的方式访问资源库,CADAL成员可以通过绑定IP或密码/扫码登录,校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单位邮箱进行访问。此外,资源库支持在线阅读、检索和研究,极大提高了文献的可利用率。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将继续扩大资源覆盖范围,完善功能设计,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例如,计划加强学术专著和工具书的建设,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并进一步优化开放众包功能。

中国写本文献数字资源库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资源平台,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文献的永久保存和全球共享,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留言评论